面对劳动纠纷,该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关键词:劳动仲裁

    哪些情况可以使用劳动仲裁?到哪里申请?需要哪些材料?劳动争议发生时,知道如何申请劳动仲裁至关重要。


    常识

    劳动合同的相关问题


    1、劳动合同应具备哪些条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与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解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2、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3、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七)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八)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九)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十)劳动合同订立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十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十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十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十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4、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有下列情况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5、劳动合同终止情形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6、什么情况下,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广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等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

    (一)基层工会专、兼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在任职期内的;

    (二)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

    (三)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劳动能力的,或者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劳动者没有提出终止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

    (五)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集体协商代表在履行职责期间。


    答疑

    哪些情况可以使用劳动仲裁?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要处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如因用人单位录用职工收取的定金、保证金、抵押金等费用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者被原用人单位派遣、借调等与新旧用人单位发生的纠纷;因劳动者停薪留职、从事第二职业发生的争议;因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就经济补偿和赔偿发生的争议等等。



    详解

    劳动仲裁的流程



    一、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第五条以及《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三条的规定,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协商。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 

    2、调解。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调解遵循双方自愿原则。

    3、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相较于诉讼,时间短,费用也低,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因此,一般的劳动争议案件,法律也规定需要先进行仲裁。


    二、到哪里申请调解

    根据《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向以下组织申请调解:

    1、用人单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2、人民调解组织;

    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4、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

    5、其他依法设立的具有劳动、人事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当事人也可以在仲裁、诉讼过程依法申请调解。


    三、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材料

    1、申请书。申请书一式三份,递交仲裁委两份,申请人留存一份。被申请人为共同当事人时,申请书一式四份,递交仲裁委三份,申请人留存一份。申请书用蓝黑或者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均须本人签名并落有申请日期。

    2、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劳动者的,应携带本人身份证明并提交复印件。有委托代理人的,还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应携带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并提交复印件。以及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等。

    3、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工资发放情况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工作证、出入证等材料及相应复印件。

    4、被申请人身份证明。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委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申请人身份的有关材料的,申请人应尽可能提交。如果被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应当提供其工商注册登记相关情况的证明,包括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地、身份证复印件、经营地等。如果被申请人是劳动者的,应当提交其本人户口所在地地址、现居住地地址、联系电话等。

    5、送达地址确认书。申请人在递交申请书时应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写明自己接收仲裁文书的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等内容。


    四、申请与受理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实践中,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或者其他身份证件号码以及联系方式;

    2、被申请人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

    3、发生争议的事实、申请人的主张和理由等。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五、开庭与裁决

    1、仲裁庭应在开庭前5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开庭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

    2、当事人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仲裁;

    3、开庭后应宣布仲裁人员名单,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4、然后当事人陈述并辩论,最后进行裁决。

    注意: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问答

    劳动仲裁需要聘请律师吗



    申请劳动仲裁,除了自己准备材料到仲裁庭外,还可以委托品峰律师办理。


    术业有专攻。很多劳动者或公司,往往都是仲裁输了,才想着请律师。但是仲裁和一审是具有连续性的,一审再请律师有时也难以挽回!


    仲裁前或仲裁阶段,是证据和事实陈述的固定阶段,以后的案件结果走向完全取决于仲裁阶段的证据递交或陈述。劳动案件在仲裁前聘请律师,省钱(省后续的律师费和其他赔偿)、省力(专业律师处理)、省心(少操点心),让您的权益更能得到保障。


    品峰劳资事务法律团队秉承广东品峰律师事务所“专业、敬业”的基本原则,本着“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精神,竭诚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细致的法律服务。同时,为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用工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懈奋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